鄱阳湖网
【关注湿地】“补水保湿”美了黄三角
中国绿色时报专业号 | 2012-12-17

“补水保湿”美了黄三角

——国家林业局湿地记者行(下)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4日报道 九曲黄河,奔腾万里。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到渤海湾,黄河孕育了沿线5000余公里的华夏文明,同时也以它携带的大量泥沙造就了中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黄河三角洲。

  11月29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丛和树林中,成群的鸟儿忽隐忽现。

  保护区管理局工会主席吕卷章告诉记者,黄河三角洲湿地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南北鸟类迁徙线上,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地区鸟类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栖息地和繁殖地,1992年建立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

  补水保湿,让黄三角光彩夺人

  记者了解到,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最严重的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眼前波光粼粼的湿地还是一片盐碱地。

  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处处长朱书玉告诉记者,水面上露出来的黑色枝丫就是曾经长在盐碱地上的柽柳,有水之后它们才慢慢枯死,眼前茂密的芦苇也是补水之后才长起来的。

  朱书玉说,直到1995年前,大家都找不到湿地退化的原因,是一次湿地研讨会,让他和同事们联想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次黄河治理工程。

  一般,黄河入海河道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平均每10年左右就有一次较大改道,这为当地的石油开采、农业、航运等工作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上世纪80年代,东营市对黄河河道实施了“截支强干”为主的治理工程,即把黄河支流堵截起来,逼迫河水归入正道。

  他们意识到,“截支强干”工程斩断了湿地的淡水补给源,加之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等因素,最终导致湿地退化成盐碱地。

  认识到问题后,保护区就开始多方筹资,起草方案。2003年春季,保护区首次对5万亩盐碱地进行了生态补水试验,也就是在当初用来“截支强干”的堤坝上做了几个放水闸,并在盐碱地上建了一些隔坝,从黄河引水浇灌盐碱地。

  “春天施的工,当年效果就非常明显。保护区内的鸟类明显增加,比如丹顶鹤,以前见到几只,那年有上百只;白枕鹤以前每年20只左右,那年增加到600只。那年还出现了保护区以前没有的白鹤和黑脸琵鹭,鸭子之类的小水禽也不断增加。”朱书玉说。

  2005年,保护区用同样的办法,在已修复的5万亩湿地外围再次恢复10万亩;2010年,东营市再次投资4500余万元,对一千二管理站的5万亩湿地实施了生态调水工程。

  “每年补水近1亿立方米,多亏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支持。”吕卷章告诉记者,目前,保护区已完成近30万亩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有效遏制了湿地退化。

  在大汶流管理站,吕卷章手指纵横交错的隔坝说,建坝之初,他们也没想到这些隔坝还能派上大用场。后来发现,鸟类对水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野鸭等游禽类,喜欢在深水区活动,而东方白鹳等涉禽类,则喜欢在大约30厘米的浅水区活动;还有一些小的涉禽,只需要薄薄的一层水。而这些隔坝正好可以用来调控水位,效果非常好。

  有了水的滋润,黄河三角洲光彩重现,近300种鸟类来此越冬、繁殖、栖息,黄三角湿地也因此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湿地之一。

  筑巢引凤

  让东方白鹳流连忘返

  “那是野鸭子。看到没,那儿站着4只东方白鹳。”43岁的朱书玉熟练地解说着车窗外不断出现的各种鸟类。到保护区工作19年来,他和黄河三角洲湿地一起成长,他熟悉这里的水鸟,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

  在朱书玉的带动下,2005年,保护区的3个管理站开始了每天必做的鸟类监测工作,也正是朱书玉和同事们对鸟类习性的潜心钻研,为他们日后开展的鸟类生境恢复工作奠定了基础,最让他们得意的就是东方白鹳的“安家工程”。

  东方白鹳属于濒危物种,目前全球仅存约2500只至3000只,它的主要繁殖地在俄罗斯东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

  2003年,保护区在黄河口管理站的一根废弃电线杆上首次发现了一对筑巢繁殖的东方白鹳,虽然这次繁殖由于人为干扰以失败告终,但东方白鹳可以在黄河三角洲繁殖这一事实,让朱书玉和同事们喜出望外。2005年3月,两对东方白鹳在大汶流湿地补水区内的电线杆上筑巢;5月,两个巢内都有了雏鸟,朱书玉清楚地记得一窝3只、一窝4只。从此,到黄河三角洲繁殖的东方白鹳每年递增。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缺少适宜筑巢的高大乔木,东方白鹳将电线杆作为巢址,这让电力部门很反感,要知道电线里输送的可是10万伏的高压电,一旦短路,将给胜利油田造成巨大损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保护区架起了自行研发的21根高达10米的人工招引杆,招引杆顶端的“井”字形铁架就是人工巢。“最大规格的巢2.5米长,都能当席梦思了。”朱书玉比划着告诉记者,2010年略施改造后,当年就有5对东方白鹳在人工招引巢内繁殖。

  东方白鹳的“落户”为保护区赢来“东方白鹳之乡”的美誉,“今年31窝、86只小鸟”的成绩更是成为保护区内人人乐道的好消息。

  在大汶流保护站,记者看到了朱书玉他们观察鸟类繁殖生境后设计的另一项筑巢工程。

  2011年,他们模拟鸟类的自然繁殖生境,在保护区内建了8个总面积达300亩的繁殖岛,也就是间或高出水面5厘米至10厘米,最高不超过30厘米的小斑块。

  “今年夏天效果非常明显,每个岛都有近3000只鸟,主要是鸥嘴噪鸥、普通燕鸥、黑嘴鸥、鹮嘴鹬和白额燕鸥。”朱书玉告诉记者,保护区今年又建了6个总面积约140亩的繁殖岛,明年就能用了。

  美丽中国

  让湿地人充满希望

  从盐碱地补水到自由调节水位,从鸟类招引巢到鸟类繁殖岛,随着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

  吕卷章告诉记者,每年6月中旬,保护区才能引黄补水,但保护区最缺水的季节在3月至5月,这一时段的补水量应占全年补水量的60%,而该时段是农耕用水的高峰期,也是黄河的枯水季,为湿地补水很不现实,目前他们还没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此外,鸟类补食问题也让他们头疼。黄河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11月初到来年1月底,他们每天都要为鸟类投放近500千克的玉米等谷物。

  朱书玉说,真正科学的办法应该是让鸟类捕食,人工投食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疫病传播,国家林业局和很多国际组织也不提倡。但随着保护区内鸟类逐渐增多,食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选择人工投食也是无奈之举。

  朱书玉告诉记者,以前,保护区周边百姓种植的玉米、小麦等作物能为天鹅、丹顶鹤等鸟类提供了一定的食源,但上世纪90年代末,周边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到了冬季,草食性鸟类就没了食物。为此,保护区每年要把试验区内近5000亩可种植的土地低价出租给周边百姓,限定他们种植冬小麦、玉米、黄豆等鸟类喜食作物。

  “但毕竟保护区内可耕种土地面积有限,再加上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也不高,食物还是不够。”朱书玉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加大投入,给周边百姓适当的补贴,让他们继续种植粮食作物,以便鸟类自由取食。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黄三角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继续推进保护工作充满信心。他们说:“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将来肯定会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应该会越来越好的。”

 

167305
阅读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